护士知识佝偻病病人的识别
人类幼崽是十分可爱的,通常情况下吃饱了玩会,玩累了就睡,十分讨喜,但如果小孩子缺乏维生素D,就容易得佝偻病,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护士知识佝偻病病人的识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护士知识佝偻病病人的识别
佝偻病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初期(早期):多见于婴儿(特别是6个月内),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和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
2.激期(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6个月以内的婴儿:颅骨软化为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称“乒乓头”。
(2)6个月以上小儿:四肢手镯征或脚镯征。
(3)7~8个月患儿:方颅或鞍形颅。
(4)1岁左右小儿
①“佝偻病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称为佝偻病串珠。
②“郝氏沟”或“肋膈沟”:因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
③“鸡胸或漏斗胸”:肋骨与胸骨相连处软化内陷,致胸骨柄前突,形成鸡胸;如胸骨剑突部向内陷,形成漏斗胸。这些胸廓畸形均可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并发呼吸道感染,甚至肺不张。
④“O”形腿或“X”形腿:因小儿行走负重后造成下肢弯曲所致。
⑤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下降,腹部膨隆如蛙腹。
⑥神经、精神发育迟缓:重症患儿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伴发感染。
3.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类型流产临床表现特点
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死亡且滞留在宫腔内未自然排出。
复发性流产: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的自然流产。
流产记忆窍门:
流产: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
早期流产:妊娠12周以前终止妊娠。
晚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妊娠。
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分娩。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分娩。
过期产:妊娠满42周以上分娩。
癫痫发作临床表现特点
一、部分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