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2)
4.内容:
(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四、二战的胜利
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五、二战的影响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影响:
(1)它是人类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二战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二、启示: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在空间布局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经济发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国大力援助。
内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和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持续繁荣。
2.欧共体的成立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欧盟的成立
(1)时间:1993年
(2)单一货币——欧元
(3)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4)地位:是世界上的经济体。(至2007年,已有27个成员国)
(5)影响: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国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日本;
(3)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表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4.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5.80年代中期以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实行“科技立国”的政策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
书本易错字:
1、汉(谟)拉比法典
2、(雅)利安人
3、《权(利)法案》
4、蒸(汽)时代
5、电(气)时代
6、伯(利)克里
7、布(匿)战争
8、(楔)形文字
9、(明)治维新
10、玻(利)瓦尔
11、废(藩)置县
12、(凡)尔登战役
13、(萨)拉热窝事件
14、卡尔.本(茨)
15、伏尔(泰)
16、孟德斯(鸠)
17、卢(梭)
18、(莱)克星顿
19、罗伯斯(庇)尔
20、马克(思)与恩格(斯)
21、斯莫尔尼宫
22、三(权)分立
23、爱因斯(坦)
24、(梵)高
25、托尔斯泰
26、废(黜)詹姆士二世
27、金钱(赎)买
28、《(凡)尔赛和约》
29、《(全国)工业复兴法》
30、(绥)靖政策
31、(慕)尼黑阴谋
32、(诺)曼底登陆
33、(斯)大林格勒战役
34、欧(洲)联盟
35、苏(伊)士运河
36、杜(鲁)门主义
37、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38、美苏争(霸)
39、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0、世界(贸易)组织(WTO)
41、天(赋)人权
42、爱(琴)文明
43、穆(罕)默德
44、教(廷)
45、拜占(庭)帝国
46、(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要有主动性
在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对待作业能够独立地、按时完成。历史学习就会日渐提高。
九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即上课前独立地自学好上课内容。在新授课的这段时间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开学至今,历史课用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要求是提前自己独立完成。
九年级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利用率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历史老师的授课,主要侧重于重点、难点的分析、隐性知识的得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等,这些都不是同学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讲。
九年级历史学习方法—善于归纳总结
学生对历史学习畏之如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喜欢记忆一些意义啊影响啊什么的,因为这些知识往往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甚至是整整一大段。而这些知识又是历史学习至关重要的,是历史学习得核心东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