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2)
读完整本书,一个自信镇定、坚毅果敢的船长浮现在我眼前,他追求自由与正义的思想行为、生活态度感染了我。
我喜欢这样的一本书、佩服这样的一个人。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4
风从东方而来,徐徐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海的`气息。你说,是不是有一艘“鹦鹉螺号”在那片蔚蓝的王国之中自由畅游?
尼摩船长说:“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如果非要说什么主子的话,那应该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国王,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嚣张跋扈、为所欲为。
在1867年第二届巴黎世博会,凡尔纳第一次见到了潜艇。从此,一本风靡全球的《海底两万里》诞生了。
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个天才。他连同少数志同道合的同志,制造了“鹦鹉螺号”,驰骋汪洋。
他彬彬有礼,对待俘虏相当优越。他带着阿龙纳斯教授、康纳斯和尼德进行海底探险,给他们展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对待他们,他像是他们的朋友,一个博学的朋友。
在采珠场,他帮助可怜的采珠人回到陆地,并赠送给他一大袋珍珠。他帮助长须鲸,与狡诈的抹香鲸搏斗……他的怜悯之心在这些地方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对他改变了看法。
他对自由万分崇尚,为此,他甚至不愿靠近他所谓的“肮脏的大陆”一步。然而,这自由也只是建立在小集体的利益上,他也有他自私的一面。如在“水中人”一节中,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等人说:“你们来到我的艇上知道了我的秘密,那是我一生的秘密!您以为我会再把你们送回到陆地上去吗?那永不可能!现在我所以要把你们留在这儿,并不是为了你们,实在是为我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自私是永远不被认可的。世博会上,各国文化、科技的交流也都是想借鉴些许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
世博会上展现的各种新奇发明,如同尼摩船长,带领着我们去探索各种不同的领域。即使“鹦鹉螺号”潜入1600米的海底,潜艇的钢板和厚玻璃全被压弯了,他也依然选择前进。
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实际上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对话都很富有哲理。无论其他人怎样看待尼摩船长,他对自由的向往与他的探索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5
海面波涛汹涌,海下风平浪静,海面轮船行驶,海下潜艇游动,海万物生长之处,万物发育之处,如能登上潜艇,我愿到海下两万里,我没能登上但有人替我登上,这本书就是《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在考察活动结束即将回国时受邀随一艘驱逐舰出海抓捕不明正体的海上怪物,然而与怪物交战时才得知,被怪物俘虏,这才得知这个怪物只不过是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
他们被抓后不能离开鹦鹉螺号。被抓后得到尼摩舰长的善待,只是被限制自由,不能离开鹦鹉螺号。于是博物学家和他的同伴乘鹦鹉螺号进行海底环游,见到许多奇妙的景色。最终他们经几番周折成功逃离,将自己的冒险公开于世。
全书主要塑造了四个人物,博物学家“我”、仆人孔塞伊、加拿大捕鲸手内德·兰德、和尼摩船长。
“我”是一个学者,知识渊博、做事谨慎,性格较温和;孔塞伊十分忠诚,可以对自己的主人,舍弃自己的生命,誓死追随,在生物方面有些建树;内德·兰德捕鲸技术高超,为人耿直,性格火暴,但心地不坏;尼摩船长,他是我读完整本书后,感受最深的人物。
他是杰出的工程师,他热爱读书,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英勇善战,敢与鲨鱼一较高下;他重情重义,勇救深陷险境的伙伴;他心怀仇恨,憎恶陆地和人类;他愿拿出自己的金钱,帮助被压迫的穷人。尼摩舰长是一个英雄,是反对压迫反对,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只是凡尔纳塑造的一个代言人,作者通过他来表达对殖民统治的不满与憎恨。
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世界上并不存在潜水艇,凡尔纳却能以科学为基础设想出潜水艇――鹦鹉螺号,这足以说明他想象力极为丰富。《海底两万里》虽然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它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所以能给读者一种代入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还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方面知识。
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这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在描写原著长须鲸的那一章里,向人们宣扬保护动物的理念。整本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既有美妙的海底世界,也有惊险刺激的险恶场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应该像凡尔纳一样勇于幻想,像尼摩船长那样知识渊博,向孔塞伊那样忠诚老实,想内德·兰德那样为人耿直,心地不坏。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