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昆虫记的读后感700字初二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昆虫记的读后感700字初二,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写昆虫记的读后感700字初二1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而且一问世就被看作是昆虫心理学的诞生。读后我有许多感触,也了解到了昆虫们的各种习性。
这本书记录的是生物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昆虫,有萤火虫、蚂蚁、蜜蜂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吃什么样的食物,怎样捕猎食物,如何繁衍后代,如何在雷雨中得以生存的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了解的细节。例如萤火虫的身上有斑斓的色彩,身体是栗棕色的,胸部呈现红色,身上的花纹是环形状的,边缘还点缀着几颗小红点,如同穿了一条美丽的裙子。然而,这么可爱的萤火虫竟然是一个肉食主义者,而且手段很毒辣,猎物也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这真令我很惊奇,一只如此娇小的萤火虫竟然会以比它大好几倍的蜗牛作为下手对象,并且几乎无一不漏,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在动物界,人类界,甚至连昆虫界都可以行得通的道理——“弱肉强食”。
从书中我不仅了解到了萤火虫,我还了解到一种有趣的叫泥水匠蜂的昆虫。它造的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做成的,而且也没有加水泥,或者其它能让屋子坚固的东西。也许你会问那屋子为什么能住昆虫的。其实,它们用的是从湿地上取来的潮湿的泥土。那泥土很宝贵,所以,泥水匠蜂每次都会来回飞好几次,而且一次也不休息,直到做好房子才好。而且,它们做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很坚固。
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昆虫界竟然有如此多的昆虫,它们的很多生活习性都值得我们人类好好学习。例如:泥水匠蜂造屋子时坚持不懈的精神,蚂蚁们团结友爱的品质等等一系列的知识。其实,在人类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以昆虫为启示而发明的东西,如:以蜻蜓的翅膀而发明了直升飞机,以萤火虫发明了人造冷光等等。可是,人类有时为了个人私利,而大量捕捉昆虫,如:蝴蝶谷的蝴蝶,因人类的捕捉而变得数量稀少,有的种类甚至灭绝,现在的蝴蝶谷已经不再那么美丽夺目,充满生机。所以,我们要保护昆虫,要知道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而不是随意的被人类捕捉,卖钱。我们应该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和昆虫,相信你一定会慢慢的喜欢上大自然的。
写昆虫记的读后感700字初二2
小小的昆虫根本不明白死是怎么回事,同样也不知道自杀是怎么回事。用人类的语言来说,就是即刻中断生命极端痛苦的一种表现。我读了昆虫记中白蝎自杀的一篇文章后,我才知道昆虫面对绝境时的选择。
这篇文章讲了法布尔为了弄清白蝎会不会自杀的事而自行实验了一番,最后发现白蝎等其它的小昆虫不会在绝境中放弃自己生命的道理。我也明白了提前结束生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作者用一只大白蝎来做实验,把它放在一圈烧红的木炭围成的火墙里。一开始,蝎子被火烫了一下,它倒退着在火圈里打转,一不留神又被烫了一下。只见它左一闪,右一闪不顾方向的乱蹦乱跳,结果被通红的木炭烫了一下又一下。这下它发疯了,挥舞着长枪,再反卷成钩子,没有章法的乱舞自己的钳子。突然它变得一动不动,平卧在地上。当时作者认为它可能已死了,在最后的狂舞中有一剑刺中了自己,死去了。直到作者停下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只大白蝎并没有死!当作者把它再放到沙地上时,它又变得活蹦乱跳,生机盎然。它的装死行为让我看到了昆虫的生命观,在死亡面前,它们也把生命看得无比重要,何况我们呢?
虽然那只昆虫并没有自杀,但它却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不能一遇到拦路荆棘和烦恼琐事就把它摒弃。这正是昆虫给给予我们的它们全然不知的道理。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常常感觉有勇气和魄力从生活的苦难中自行解脱,这似乎是我们比动物高一级的标志,但这一刻,我倒觉得我们变得非常渺小。
在有些人眼里,只有人类才知道生命的狂欢后会怎么去结束;只有人类才能预见自己的末日;只有人类对死才怀着崇拜之情,动物们无一能想到。但是,人虽然懂得这些,却从未真正意识到芸芸众生渴求生命的平等,当你看到被人圈养的动物时,它们的哀嚎可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它们的沉默可是对家园的思念?我想,这些或许都有,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们,今天,我从昆虫身上看到了,它们有着比人类更强烈,更直接,更伟大的本能!
写昆虫记的读后感700字初二3
大家都应该对《昆虫记》这本书有所了解吧?这本书乃是被被喻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写的。作者在书中把昆虫的生活习性、捕捉内容及繁殖特性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对昆虫充满好奇,便怀着好奇心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进入神奇的昆世界,有衣着华丽的螽斯、蝴蝶;有着外貌丑陋的苍蝇、蜣螂;有凶残的猎食者螳螂、黄蜂;还有植食的蝉、卷心菜毛虫……我真是佩服法布尔的观察力和毅力,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螳螂、黄蜂、虎甲。
螳螂,被誉为“大刀将军”,是天生的伪装高手,长着一对令所有小昆虫都望而生畏的捕捉足,它们身材苗条,有如同轻纱一般的皮肤。枯叶螳伪装成枯枝败叶,兰花螳螂隐藏在兰花中,而大刀螳螂则因为浑身碧绿趴在绿叶上,等待猎物自投罗网,当蝉、蝗虫、蟋蟀等昆虫靠近它时,它就会飞快地伸出它那带着利刺的捕捉足抓住那些昆虫。
黄蜂,被人称为“残暴的掠夺者”。它们经常成千上万地聚在一起,如果你招惹它们,那么,对不起,你晚上要痛得睡不着觉了。黄峰有时也会酿蜜,但是,它们大多都靠掠夺为生。黄蜂经常二三十只结成一群,去攻击有上百万居民的蜜蜂巢穴,并且,能在两个钟头内将蜜蜂全军覆盖没,再抢走蜂蜜。
虎甲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它只是一只个头只有5厘米大的小家伙,身上有红、紫、绿、蓝、黄五种颜色,虎甲长有一对步行足,奔跑速度极快,被称为“昆虫中的猎豹”。虎甲特爱蚂蚁肉,有时沿着蚂蚁走过的路线,伺机等候,时相一到,就冲进蚂蚁群肆意杀生,吃饱了再出来。虽然它们喜欢杀生,十分凶恶,但这也是生存的规则,如果它们不杀生,就会活活饿死,假如没有它们,它们的捕捉对象就会多得成灾。这也是大自然动植物的食物链所决定的。
在日常生活在中,我经常见到昆虫大战如:蚂蚁吃青虫,螳螂捕蝉等。最激动人心的是一场螳螂对战天牛的战斗。决战地点在树上。一只小螳螂想把比它大两倍的天牛杀死,于是天牛进行反击,用触角猛抽螳螂,螳螂不甘示示弱,用有力的捕捉足夹天牛。最后,它们两败俱伤,天牛身上全是夹痕,螳螂也好不到哪去,还断了一片翅膀,最后,它们都悻悻离去。这让我想起了强者存活,弱者死亡,弱肉强食,大自然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