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

炎辉分享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对后人的生活及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1

翻开《论语》,古人思想的精华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脑海里埋藏,把我的心灵净化。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伟大的一种。的确,从古至今,从闻雷泣墓到哭竹生笋,再从卧冰求鲤到扼虎救父,这一个个孝义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孝顺。

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只要养活爹娘就可以了。即使是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若不对父母多一些恭敬和爱戴,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是啊,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犬马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对待自己的父母。

可如今,许多老人病死街头,无人理睬;被弃于养老院中,孤独终老;被迫以捡垃圾为生的事情时有发生,这难道就是孝顺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一种从心底里真正孝顺的表现;它不是法律硬要要求的责任,而是每个人从心底里就明白的该负的责任!

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2

寒假的时候,陈老师陪着我们一起读了《论语》这本书,它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其中,我最喜欢一节就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它的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今天在这些事情上有没有真的做好。早晨,妈妈让我帮忙给妹妹取一双袜子,我立马就去拿了,妹妹还谢谢了我,我听了以后心里很开心;中午家里来客人了,有一位小朋友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小女孩,我真诚的邀请她和我一起玩我心爱的玩具,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到了晚上,我想想我只完成了每天的常规作业,却没有温习学过的知识,我觉得很惭愧,想想老师那么辛苦的教我们知识,我们却总是一边学一边丢到脑后,从来不知道“温故而知新”,以后我要坚持温习我学过的知识,那样我才会越来越棒!

学会每天反省自己,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的好,就要继续保持,哪些方面没做好,就要不断改进。我希望我读完了《论语》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更加优秀!

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3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论语》这本书,看完后,我有许多感想,还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是的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讲了: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一些对人有用的话。如:关于如何做人,君子的人品和性格,如何学习,如何治国,对弟子的教育……总共分为二十篇。有学而篇,为政篇,卫灵公篇,子罕篇,先进篇……

读了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想。这本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信誉,否则没人会信任你,你什么都做不了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列子。我爸爸的朋友陈一则一点都不守信,如果你叫他帮你做什么事,他很快就会答应,可是过了三天,他肯定什么事都不会帮你做。所以长大后,没有人信任他,他什么工作都做不了。

《论语》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终身难忘。

六年级论语的读后感范文4

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完《论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体会。但对孔子的形象却有了和以前不同的看法。

以前总以为孔子是个圣人,但现在越看这本书越让我感觉孔子并不是一位圣人。“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看到这一节时立即引起我的反感。此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孔子已经把自己当成神使,有些狂妄自大。“子罕篇”五节、九节,又一次体现了孔子的自大。“乡党篇”让我觉得孔子是个强迫症,因为里边写了许多琐碎的行为规范,没做好就不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心理学知识可知梦是大脑皮层潜意识区活动产生的,我怀疑孔子是不是真的想恢复周礼。“述而篇”十一节“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难道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就不会小心谨慎吗?“好谋而成者也”从这里看得出来孔子并不懂得出谋划策,这本书中也没有什么地方有体现孔子有这方面的才能。“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猜这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吧。“泰伯篇”二十节“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还有“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似乎体现出孔子对女子的轻视,我倒好奇孔子是用什么观念看他母亲的?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8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