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启发范文800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启发范文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启发范文800字篇1
提起曹操,人们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一张这样的京剧脸谱:水白底,上钩青纹,眉心红点,典型的奸诈之像。曹操的奸臣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我以为,曹操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
英雄表现一:治世之能臣
人们之所以认为曹操“奸”,是因为它“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在我眼中,这只是他在乱世中的英雄所为。众所周知,汉献帝软弱无能,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甚至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景象。曹操做丞相后,采用严格的法律法规,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此外,他唯才是举,廉洁奉公,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在此基础上,他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屯田制,户调制等,不仅很快地恢复了农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还有效地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试问,若无曹操的“强硬”,何以平天下?有人曾经说过:“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封建正统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尽管曹操权倾朝野,能力非凡,他至始至终都做好他臣子角色。有一次,孙权派使者向曹操称臣,并劝他做皇帝。但曹操将其书信给群臣看,说“是儿欲据吾著炉火上耶!”群臣也乘机劝他,但是他却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足见其为人真挚,光明磊落。曹操,有道,有义,有治,有度,有德,实在是令人佩服之英雄也!
英雄表现二:乱世之奇才
“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说的就是曹操用兵之神速。曹操不仅是一位能臣,还是一位军事奇才。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曹操之军事之才在战役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是袁绍。当时,袁绍后方稳固,兵精粮足;而曹操处于四战区域,兵残不堪。但是曹操毫不畏惧。面对袁绍大军的白马之围,他亲自上阵。用计佯攻,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调转方向,打得袁军措手不及,曹操初战得胜。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持久战中,曹操处境极为困难。袁军作高橹,起土山,挖地道,无所不能。但均被曹操以设投石机,挖掘沟壑等法破 解。最终决定胜局的战役是乌巢之战。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献计偷袭。曹操在分析了形势后,果断地采纳意见,最后打败袁绍。想想看,许攸可是袁绍的人呐,曹操的胆识和用人,真让人叹为观止。纵观官渡之战,曹操虽身处劣势,但他有胆,有谋,有文,有武,不愧为“非常之人”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本三国演义,一群英雄人物。我独爱曹操———有道,有义,有治,有度,有德,有胆,有谋,有文,有武。若能如他,我之大事可成也!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启发范文800字篇2
当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刘禅。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攻打五丈原时,诸葛亮发誓一定要打败司马懿。在那几年间,他一直为战争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结咳,可他在患病期间,还是一直为战争而劳累。直到死时,也不忘把战后事理一一告诉自己的属下。
诸葛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士,他为一件事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一个狠毒,奸诈的阴谋家,大奸臣。曾有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我认为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长打战,在他所指挥的官渡之战中,他以七万精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堪称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治理国家是曹操的强项,他不仅爱惜人才,而且重视土地制度,粮食问题。
所以,说他是能臣没有错,可这不能说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唯我主义服务观。曹操还做过许多不仁不义的事情,正是他的“谋略”使他更狡诈,他的“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与猜忌,杀死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将俘虏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所到之处“杀人民,发掘坟墓”。华佗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神医华佗医术高明,他只给曹操扎了一针,曹操的头就不疼了。曹操想让华佗留在他的身边,专门给他看病。可是华佗立志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曹操见他如此固执,便把他杀了。
其实无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为北方的统一,作出无比卓越的贡献。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我还要再多看几遍,从中吸取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多的精华。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书启发范文800字篇3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也许没有真正阅读它。
今天,我就怀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三国演义》(彩色版)。从《桃园结义》一直看到《计招姜维》,这本书都散发着浓郁的战斗之味。
就说《离间计》吧!曹操杀死了马超的父亲。马超为了报仇,和韩遂率领大军进攻曹操。后来,曹操只得使用“离间计”。这“离间计”可真厉害,它使马超不信任韩遂了,也使自己的军队转危为安,又使马超吓得落荒而逃。
哎!看来要想胜利还得想个计策才行,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啊!
再说《三顾茅庐》:刘备想找个人才,徐庶提议说附近有一个人才,他叫诸葛亮。前两次去请,都没有找到。第三次寻访时,他们发现诸葛亮在睡大觉,就等诸葛亮睡醒,又用诚恳的话语打动了诸葛亮,使刘备得到了一个得力助手。
嗯,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摘到绚丽的成功之花呀!
当我们背长篇课文时,不要死记硬背,要采用记忆的妙招。这样可以节约一些时间,也可以使脑子灵活起来,就好比涂了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