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参考(2)

涵樱分享

调令,密州、徐州、湖州。爱护百姓,政绩卓然,与民同乐,吟咏句句龙吟凤哕;拒行新法,上书言弊,据理力争,写就篇篇血泪精华。大雁南飞,只为避寒,携带文种,无意播撒却争传,皇帝泣泪,禁不落箸。

这传奇故事的文笔,却毫无做作地传达给了我这样地观众——没有多少注释,也没有《百家讲坛》评论的冗长拖沓,更无直截史料的晦涩与不自然,看到的只是娓娓道来的故事,但感受到的是不分种族、语言、文化的精神感染。

对我而言,书中的苏轼,如同秋天南飞的大雁,尽管不情愿,但还是顺应了命运;在长征之中与风雨搏击,但更因此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有失意但不气馁,有困苦却以苦为乐,有所厌恶而从不掩饰,有所乐必众乐乐„„

他在一生的流放之中,如同南飞的大雁,带去北方的混着种子的沙土,将传统文化的土壤伴着种子撒向四方。这使得苏轼收获了后来无比的盛名,使他能躺在摇椅上享受新枝上的春光,却也使他在飞翔的途中难免为“乌台诗案”这样的荆棘所绊。

但无疑的是,他的诗,以及他的人性光辉,已经在林先生这样的先人的心里,撒下了一颗颗种子。而如今,林先生的远飞,更是将这些种子再次根植于我们这些后来者心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5

上任大官时的一些作为,再次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印象:他放任手下,私自将无能,阴险的下属如吕惠卿,邓绾等提拔到重要的职位,利用各种借口将反对派中的中坚力量踢出权力中心,甚至反对派中还有几位曾经是他的至交好友,连他的好友都开始反对他,可见王安石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行径有多么受人诟病呢。王安石暂时说到这,总的来说他就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诗人,他企图用自己理想中的变革来改变宋朝当时颓废的处境,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斜路。当王安石这样一个固执不化的改革派和苏轼这样一个正直,敢于进谏的反对派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两人之间的矛盾就顿时体现了出来,就好像陨石撞地球一样,总会擦出各种各样的火花,不过考虑到当时王安石一人权倾天下,苏轼在预料之中也就被贬出了京城。正是这机缘巧合之间,苏轼在感觉无力报国之时,四处游山玩水,用书中的话说“这时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在这时,他达到了个人诗道上的巅峰,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对于弟弟的思念,他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当他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写出了《吏隐亭》这样的词句: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在望云亭中,他写道: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高中生苏东坡传的读后感}.

出本无心归一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6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试验者,是工程师„„”林语堂老先生在其后的序中不断对前面引用部分的苏东坡形象进行简单而真实的诠释,使苏东坡这位大诗人先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丝印象。

卷一:

卷一的题目为童年与青年,显而易见叙述的就是苏东坡童年与青年的岁月时光。卷一的第一章,林语堂老先生以讲述苏东坡的一生为开头,通过各个事例,从各个角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苏东坡,一个天赋才气,吟诗作对信口拈来的苏东坡,一个诗书画三绝的苏东坡,并且还有一个追求长生不死之药的苏东坡。通过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苏东坡,林语堂老先生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卷一后几章大致讲述了,三苏之一的苏洵,虽然才气响天下,但在屡试不第,人步入中年之后,逐渐归于沉沦,而与此同时,苏轼与苏辙这两个兄弟正如崭崭的星斗,借着父亲落日的余晖冉冉升起。

卷二:

如果非要给卷二强加一个中心,那么则一定是“王安石变法”。虽说是《苏东坡传》,可在这本苏东坡为主人公的传记中,我却又偶然间了解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王安石。还记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虽然在初中就听过王安石变法的大概故事,也就知道王安石努力了半天,最后失败了的结局,对于王安石这个人的为人却是不甚了解,但通过《苏东坡传》,我算是对王安石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这三个不足是苏东坡对王安石评价的标识,苏洵大名鼎鼎的《辨奸论》便是用来暗讽王安石的,通过这两段评价,我们可以片面的得出王安石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当然,这一点评价当然证明不了什么,可王安石在朝廷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初中读后感范文600字5篇

读后感大全600字左右朝花夕拾参考

人间词话读后感600字初中

我的信念读后感600字

史记读后感600字高一

2020童年读后感600字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高中

复活这本书读后感600字参考

悲惨世界初中读后感600字范文

童年读后感600字中学生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