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考试 > 考研 >

英语考研一般的复习(2)

美婷分享

准备一个错题本,不仅要记下正确选项,还要记好你的错误选项,和你错选时的思路,正确选择的思路是什么。用这样的复习方法,你不仅能记住,还培养了一种思维模式,遇到这题你就能避免错误的思维模式了。不爱用本子的可以用笔记类的App记在手机里,比本子更方便,躺床上都能看。

单词

单词是不能不背的,毕竟这是英语的“基石”,但我建议大家在做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自己不会的,然后只要背阅读中的就行了。尤其是基础薄弱和没时间复习的,这一招能帮你提高效率。

单词首先是要记词性和意思,记住它的中文意思,方便做完形和阅读;

第二是搭配,记住固定搭配,完形填空每年考固定搭配的题难倒一大片,动词后加in/on/out差别差好多,写作中也要注意;

第三,生僻的意思,比如,address除了地址还有演说的意思,据说有一年考倒一大片。阅读中遇到要记下来,常考的生僻义很有可能再考。

作文

作文有几大主题,可以以一周为单位,每个主题写出一篇文章,第一天写出来,然后用剩下的时间改好。背自己写的文章。

最不建议的方法是背模板,背范文。毕竟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模板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很成熟的,而很多人的写作语言水平还停留在四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两级分化,很难得高分。

建议大家还是买本作文书指导自己一下,尤其是那种不让你背模板,而是比较注重语言的,比如《写作160篇》,特别符合我自己的习惯,特别有层次感,从单词到句子到文章,慢慢教你写作文,最后用三步作文法拔高,从思路和语言上加以创新,让你的作文变得高大上,分数自然不会差。考前2个月左右开始多练习写作文,培养自己的写作方式,改掉不正确的语法表达,才能得高分。

翻译

这种题就是一考英语理解能力,二考汉语表达能力。如果英语理解没问题,就多翻译几篇真题文章,同时把自己的译文和考研真相后面的全文翻译做对比,看看自己在表达方面有哪些不足;如果是英语理解有问题,那还是回归真题解析,把句子、语法等等都吃透,同时也可以试着翻译全文,多翻译几篇对提高有很大帮助。

复习阅读的一般方法

如果刚刚阅读过我两年前那篇帖子的同学应该会了解到我的方法就是背诵考研阅读的文章,这是我一贯的主张,并且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变过。但是那个时候过于激进,讲的也不是很清楚,我结合我两年授课经验,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

首先是真题的使用。我的建议是必须要背的,背的程度可以不一样,但是一定要去做,不背也可以去读,大声的念出来,念40遍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有的朋友会说,我背的慢害怕背不完。首先这是一个惯性加速度,刚开始肯定慢,甚至一上午只能背一篇,但是坚持下去,背了10篇左右你就会发现每背一篇所用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以我自己举例,背到50篇以后,每一篇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所以,这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第二,为什么要背。好多人说这是一个笨方法,利用率太差,效果也不明显。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以我两年来的经验,我的学生中但凡按照我的建议去背诵的,无论基础,最后的得分都在70分以上的。众所周知,考研阅读里面最难的部分就是长难句的理解,而目前对长难句理解的好的,要么是基础非常棒,语感非常好的同学,要么就是把每一个长难句都背下来的同学。背诵的过程,锻炼的是你的语感,单词的记忆,文章逻辑的理解和记忆,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方法可以同时达到兼顾以上这些特征的。

第三,怎么背。对于每一篇文章要做的是,先读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去查清楚,但是不要标注在文章上,写在某个便签就好,然后做题,不管正误做一遍就好,也不要看答案,然后就开始一边一边的背,背的过程中思考你刚刚选的答案是否正确,觉得不正确的改一改。直到你可以把此文章完整和大概清晰的背下来,翻看答案,纠正,一篇文章的循环结束。

第四,关于辅导班。我的意见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我们老师自己私下交流的观点很一致,其实我们教授的东西,除了作文有实际意义,其他的意义不大,教授的方法是有用,但是那不是决定性的方法,辅导班提供给大家更多的是帮助你自律以及开阔的眼界,与其他老师同学的交流机会以及那一撮正能量,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上,但是不是必要的,必要的是我上面提到的。

第五,关于实战做题。按照背诵的方法进行下去的同学,在即将到来的做题过程会发现,阅读速度,理解文章的能力以及做题的正确率是会大幅度提高的,但是每个阅读总会有一道甚至两道题做不对。这是正常的,这是命题过程中的拉分题,具体表现与GRE阅读非常相似,两个题目选项是白给的,两个阅读选项非常相近,不好选择。这回到了文章开始提到的考研阅读的考察目标,把文献内容转化为精细知识的能力。考研阅读时国内一个外文考试中涉及到逻辑推理的考试,对于这方面的复习,我的建议是多思考。遇到做错的问题,改正了,理解了,这不算完,你要思考你为什么选择错的选项,这个选项错在哪里,命题人出这个选项想要考察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考察?这是非常重要的四个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准确率还可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34分基本是可以到手的。

第六,额外的建议。说到做题,具体的分析方法由于篇幅原因无法给大家讲详细,但是给大家推荐,管卫东老师的考研讲座录音。管卫东老师是交GMAT出身的,对于逻辑题的讲解他讲的最好,他的录音里面对于解题的思路值得大家去参考。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5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