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2)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4
历史的长河翻腾不息,其间数千年轮回,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汉。这些人宛如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更有一些英雄中的英雄,好汉中的好汉,人杰中的人杰。比如我最欣赏,最喜欢的周瑜周公瑾,就像夜幕下群星映衬中的明月。因为他是千古风流人物,古今第一儒将!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是大文豪苏轼对周瑜的称赞。细细品味这几句话,我不禁感慨,这就是战斗的艺术!“谈笑间”即可击溃强敌,这是何等的风流,这是何等的睿智,这是多么卓绝的军事才能!周瑜在赤壁一战,尽展雄才,指挥得当,击败曹军。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不朽的奇迹!思及此,不禁长叹,大丈夫就应该像周瑜一样,重视机遇,施展才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名垂千古!
周瑜虽为武将,却性情温良,举止儒雅。他精通音律,民间常传“琴有误,周郎顾”。可见他风雅卓绝。最为重要的是,周瑜为人大度谦和,礼贤下士(这是正史记载,周瑜决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东吴老臣程普与周瑜有矛盾,面对资历比自己浅的周瑜,程普常常盛气凌人,但周瑜并不记恨,反而更加尊敬程普。日久天长,程普渐渐悔悟,对周瑜越发敬重,并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具有谦逊服人的人格魅力,这也是我喜欢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两人共建江东基业,又娶了乔氏姐妹,一时传为佳话。孙策亡故后,拜托周瑜辅佐孙权。此时的周瑜,年纪轻轻就已执掌一国兵权,深受信任于内,才略施展于外,志得意满,美人相伴,令无数人羡慕不已。但他的谦逊,让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直至死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所感慨的,是他对孙氏家族、对朋友、对兄弟的这份深重情义。我所敬仰的,是他正直,坚毅的信念。
周瑜,是我的榜样。纵然,我没有生在乱世,但如果我的心能够达到周瑜的境界,想必,我也会成为历史长河中激起的浪花,成为夜幕笼罩下璀璨。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5
周瑜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病死在出征的路上,时年仅仅36岁。孙权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所谓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致死,存属演义类的故事。实际上,周瑜__格开朗,谦虚和气。不仅吴郡人对这位战功赫赫的英才敬仰万分,他同时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也是其中一人。周瑜从青少年时就辅助孙策创建了__东的基业。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吴郡人爱称周瑜为周郎。孙策临终前嘱咐他的弟弟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周瑜的能力不同一般。
曹__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后,实力已经很是强大,此时的东吴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周瑜是极力主战,他知道曹__的弱点。并和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__,这也就是闻名的赤壁之战。曹__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之一,周瑜随这个闻名战争名垂千史。900年后,苏轼还在__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