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怎样写阅读的心得

启智分享

热爱书籍吧!书籍是知识的源泉,只有书籍才能解救人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变成精神上坚强的,有理性的人。唯有这种人能真诚地热爱人,尊重人的劳动,衷心地赞赏人类永不停息的伟大劳动所创造的最美好的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写阅读的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怎样写阅读的心得1

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为在组织个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史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姣好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学期,班级常规培养也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本学期,在常规培养方面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表现,在以后的常规培养方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规范言行举止

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欢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会看在眼里。

二、讲究方式方法

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情况分阶段提出。教师和幼儿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制定规则,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恰当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

三、规范物品摆放

教室的环境,应该便于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幼儿取放。可以在柜子上贴上和箩筐对应的标记,这样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能物归原处了。

四、创设有效环境

在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让幼儿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不良习性,以培养孩子喜欢学习、学会做人为基点,而认知应将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于让孩子体会教师让他们这样做的快乐,对孩子产生的行为要留给他阐述的机会、留给他解释的机会,然后用学习内容去吸引他,使我们的教育完全是立足于去发展每个孩子,从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相信孩子们的常规一定会培养的很好,成为自然法则。

怎样写阅读的心得2

一排排书脊闪着光,莉赛尔的脚像战栗的海浪。窗子敞着,她的鞋躺在草地上。夜像橡皮擦抹去白天的战火。莉赛尔小心地伸出手,却不知有人正在门外悄悄地看自己……

这是马克斯•苏萨克所著《偷书贼》中的场景。

莉赛尔是个勇敢的女孩,多舛的命运和生存的恐惧没能打消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向往。9岁起,她陆续偷了6本书。第一本书源于弟弟的葬礼。1939年,莉赛尔和弟弟前往慕尼黑投奔寄养家庭,可弟弟途中死了,白皑皑的雪地上,一本黑色的《掘墓人手册》成了莉赛尔怀念弟弟的路,也成了她学习文字的起点。第二本书来自火里。德国纳粹庆祝--生日,莉赛尔千方百计从灰烬中抢出一本书——《耸耸肩膀》,封皮上的布谷鸟让她满心的愤怒和仇恨得到了释放。第三四五六本书都来自镇长夫人赫曼太太。莉赛尔为赫曼太太送洗净的衣服,获准进书房阅读。当赫曼太太不再雇用莉赛尔的养母洗衣时,莉赛尔很痛苦,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先后偷走《吹口哨的人》《梦的挑夫》《黑暗中的歌》和《杜登德语辞典》。她不知道,那扇打开的窗是赫曼太太为她留的,桌上的蛋糕也是为她准备的,她轻巧的背影后,隐藏着赫曼太太忧郁的笑容……

莉赛尔珍惜偷来的每一本书,尽管养父和马克斯也给她送过书写过书。马克斯是犹太人,在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清洗”的特殊时期,莉赛尔跟养父母一起藏匿马克斯善待马克斯,人性的力量在庞杂的岁月里开出了耀眼的花。马克斯告诉莉赛尔,最优秀的撷取文字的人是那些懂得文字的真正力量的人。与马克斯相处的日子给了莉赛尔不一样的领悟,她开始独立思考,并善用读书和写作的力量逐渐摆脱思想上的桎梏,获得了心灵的重生。

在我看来,莉赛尔偷的不是书,而是对生的渴望;赫曼太太给予莉赛尔的不止一扇打开的窗,更是一道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至于莉赛尔和马克斯之间的信任与温暖,代表的是最美好的人性。

怎样写阅读的心得3

古人云:好读书,不求甚解。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孩子成长离不开童话故事,为孩子大声朗读,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小小的生命感受到故事的乐趣,感受到被关爱的温馨,是早期阅读的出发点,也是早期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于是,在瑶瑶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就在枕边讲一些小故事哄她入睡。慢慢的,发现故事讲多了,她也能用自己还不成句子的语言一点点复述出来。等她再长大一些,我给她买了许多有意思的绘本,声情并茂地将故事里的情节讲给她听,她每每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上几句。即使是对书中的故事她都早已烂熟于心,每个故事重复了许多遍,可她总是百听不厌。我们已经惊讶地发现,孩子的阅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主动变为了自觉,由自觉变为了自发。她会拎着故事书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或是在她想看绘本而我们又刚好没空的时候,一个人翻着绘本自己讲给自己听。更有趣的是,她还会把家里的娃娃们聚集起来排成一排坐在她面前,自己当老师给这些“学生们”开故事会。这种潜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长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坚持之后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到。

在共同阅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孩子阅读和思维特点有关的问题。这里略拾几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一、为孩子选择恰当的图书

首先,我觉得既要尊重孩子的心里特点,选一些她感兴趣的,如印刷美观,篇幅短小、通俗,内容有趣的图画;又要有一定的价值,情节发展要符合孩子的想象和思维的绘本。有了兴趣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其次,选择一些小故事蕴含生活中小哲理的故事书。可以在阅读时结合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与家人、老师、同学们的相处经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她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世界观,以及如何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之,一切从小事做起,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

二、亲子阅读持之以恒

我们每天要为工作奔波劳累,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等等,但无论我们每天多忙,也要坚持挤一些时间陪孩子阅读。我们可以利用睡觉前以及周末和孩子在家的时间一起阅读。陪孩子一起阅读是培养孩子爱读书习惯的开始,让这段美好的亲子时光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期待。

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书籍,家人在家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孩子。在与孩子亲子阅读时,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有时书上的语言比较深奥,对孩子来说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她听。同时,在讲完故事后,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这样一来,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也逐渐提高。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51078